找到相关内容33篇,用时2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85)

    心呢?作为大乘修行人,你的怨敌发财了、当官了,如果这时候非常随喜,则说明你的境界比较不错;但若心里一直有种说不出来的刺痛,说明你的菩提心还没有得以净化、成熟。 很多人认为自己已有了愿菩提心,但...看看自己。若连显宗的大乘都算不上,还谈论什么高深境界?或者连小乘的出离心也没有,大乘境界更不用说了,因为后者完全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。 我们作为佛教徒,一方面要自己精进修行,另一方面也应该发愿度化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2128029907.html
  • 太虚大师思想及僧制建设研究

    佛陀的觉的境界相应,就成为大乘菩萨的因,所以重在首先要有信。《华严经》讲: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  (二)考察佛法的真伪必须要以佛家的基本教理为准。佛经都是由佛亲口宣说,而佛经的内容都是佛陀...将经教又叫说通,教下。  为什么他提出八宗平等?因为在历史上,宗派之间互相比较,互相争辩,在判教方面有很多差别,不统一,太虚大师就认为各个宗派都是平等的。为什么?  1、各宗虽然是有差别,但在大乘境界...

    惟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4939709.html
  • 论天台判教的三条标准

    ,并说藏、通、别、圆。目的是去除小乘人对小乘证果的执著,开示比小乘更高的大乘境界。与第一个时期之纯粹“顿”教及与第二个时期之纯粹“渐”教不同,此一时期的...乳味相为喻。这一时期如来所对之机是大根菩萨,说佛菩提树下自证之佛慧。大根菩萨根性成熟,故能即刻明了佛所说甚深意旨。故《华严》属顿教。而小根声闻人虽亦在座听法,却如聋如哑,不堪接受大乘教法。这种情况是大隔...

    沈海燕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366793.html
  • 龙树菩萨亲友书讲记(十九)

    二者的关系犹如灯与灯光[2]。佛在《法华经》中云:“佛自住大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庄严,以此度众生。”佛陀所说的大乘境界,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获得,但要得到的话,最主要的庄严是定慧双运,有了它,才能救度无量...此起彼伏。 六、定觉支:心一缘安注于善法的境界中,不容易出现散乱、烦恼等各种违品。 七、舍觉支:在修行过程中,内心寂静平等,不会出现特别强烈的贪心、嗔心等高低不平的心态。 以上这七...

    索达吉堪布传讲

    |亲友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4304637714.html
  • 天台德韶与天台宗

    智者大师这段话,实际上关系到修行的理论解释与最后境界问题,即怎样看待伏断修行的烦恼障——无明,达成佛境界。玄觉在《永嘉集》里引用了,是用以说明小乘渐教只能趋于佛的境界,尚不能达到大乘顿教的即心即佛的...入,有何位次?”[26]一问中而加以解答,其基本思路仍然是天台的,旨在说明小乘境界不如大乘境界,“而十信又圆伏界外根本无明,藏教尚未识住地无明”,圆教高明于三藏教。他又认为,“今圆教五品之位,以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341472.html
  • 大般涅槃經中的涅槃思想

    一、概述 涅槃思想之發展,到達中觀和唯識的無住處義,已達到了最高的大乘境界,但就廣義或全體大用說,還未達到綜合完成的階段,因為上述二者或言空言有均有所偏重,貫注在某一面的深闡發揚,...。至共同概念,則是「涅槃」一詞,因其是共同的,有時候為顯大乘的涅槃意義,便將此一詞別開,謂其與大涅槃義大有差別,有時候又將此一詞運用詮顯如來之境界,則又與大涅槃同一義(如第三節中所舉七條涅槃義。)且有...

    張曼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3844341.html
  • 大般涅槃经中的涅槃思想

    -------------  5页  一、概述  涅槃思想之发展,到达中观和唯识的无住处义,已达到  了最高的大乘境界,但就广义或全体大用说,还未达到综合  完成的阶段,因为上述二者或言空言有均有所...涅槃乃是真  实之死亡,因为恐怕般入涅槃,法身就不常住了。二是,入  涅槃者于此大乘大涅槃典中有病行处,即意味著涅槃祗是一  消极的沉空境界,如来致所以不入涅槃,乃因为如来不是消  极的,所以特别指出,...

    张曼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948595.html
  • 《圆觉经》与禅宗思想

    是动,不禅不动即如如。《全唐诗》卷455 一切诸相皆非相。得了道的境界是无余涅槃,有余涅槃是小乘境界的道果,无余涅槃是大乘境界的道果。但如果执着于无余涅槃,把它当作一个境界来追求,就反而...入如来地;此种直超佛果,乃大乘中之顿机。”印之经文,此言甚确。如《圆觉经·文殊章》: “知是空花,即无轮转。”《圆觉经·普贤章》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,远离一切幻妄境界,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:“知幻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752211.html
  • 宋濂与佛教

    50);有的是不妄书,不谄媚贵人,诱掖后进,则温如春阳(注51)。若非长期苦修,曷克臻此?  至于现神异之迹,宋濂认为可以启正信:  濂闻方策所载灵僧示灭,多有天花之祥,或者遂谓大乘境界去来无迹,奚以...从儒家的藩篱跳脱出来,人生境界更上层楼。 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弟子似桂也称赞他“深究内典,为吾徒之所信,向海内尊宿多浚发其幽光”。(注6)实则宋氏不仅遍阅佛经,且有相当修为,他曾宴坐般若场中,深入...

    龚显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0557218.html
  •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(2)

    ,有   八根本罪犯波罗夷。....失人天乐,亦失大乘境界之乐,久在生   死,离善知识。”(大正十三,页六五一~四)   此为世尊明确地说出根本罪相及戒目者。在寂天所集的《大乘学集论》(藏译则名为《...  <菩萨学处及菩萨法的内容>   在《除盖障菩萨所问经》中提到菩萨应善学各种学处:   “菩萨若修十种法者,善解轨则所行境界,威仪具足。何等为十   ?一者善学声闻学处,二者善学缘觉学处,三者善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860061.html